近日,云和縣檢察院組織相關單位,對該縣石塘鎮聯合村一處建設用地復墾項目進行了檢察建議“回頭看”,認為“該工程在收到檢察建議后著手整改,對所涉的古樹保護做到了同步施工、同步完工、同步驗收,為古樹名木營造了生長環境,有效維護了社會公共利益?!?/p> 今年4月,云和檢察院在履職過程中發現,這處復墾項目施工中,未對部分位于項目邊緣陡坡上的古樹名木進行有效保護,致使其樹根部分裸露,存在傾覆可能。6月14日,該院向云和縣自規局提出了檢察建議,要求對所涉古樹進行保護,同時加大日常監管和保護力度。 云和自規局和石塘鎮依法履職,責令施工方修改了部分規劃,增加了砌石、填土等保護性措施,同時取消部分路段硬化。該工程于8月底完工。 近年來,隨著縣域經濟社會高速發展,系列事關云和長遠發展的基礎工程、民生工程加速上馬,施工過程中,對生態的破壞偶有發生。 2017年,省天然氣管網“縣縣通”項目,臨時占用云和縣域內林地、耕地共計約800畝。2020年工程順利投產,但被臨時占用的林地、耕地變成了荒野,修復工作遲遲未開展。云和縣檢察院陸續收到群眾反映的線索?!鞍l展與民生,本質上與生態保護并不沖突,保護生態更事關長遠發展和民生底色?!痹坪涂h檢察院主要負責人說。 云和縣檢察院在發送檢察建議、組織召開公開聽證會的基礎上,督促施工單位投入生態修復費用481萬元,用于補種各類苗木及植被恢復,同步投入1800萬余元用于耕地恢復與農用設施損毀修復。市檢察院也在全市部署了專項監督行動,促成了市域450余畝耕地及1300余畝林地得到有效修復。 云和縣檢察院還以此案為契機,與林業部門率先在全市建立“林長+檢察長”制度,確立常態化巡查監管、信息資源聯絡共享、聯合專項調查等多項工作機制,推動部門剛性與司法剛性“雙疊加”,聯動落實更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。 該縣“林長+檢察長”聯動工作機制落實以來,不僅讓森林(濕地)資源得到更嚴保護與管理,也助推生態修復取得新成效。鳳凰山街道梅壟區塊的火燒跡地,采取林地清理、人工補植等方式,新造了1000多畝的美麗林相;通過造林綠化全面恢復天然氣管道沿線裸露坡面植被,兼顧景觀彩化美化和森林防火,投入450余萬元,對沿線20.8公里約500多畝的林地進行全面綠化恢復,打造了3條彩色景觀帶、6大景觀節點。
|